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术后加强康复遵循科学原则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4-03-05   编辑:Dr.Eber

  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来说,除了在适当的年龄阶段(2.5至6岁)接受手术治疗之外,术后也要配合相应的二期手术(如针对患儿剪刀步、足内翻等畸形运用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即CP-MMA术进行矫正性的治疗)及康复训练,这样方能保证疗效。

  临床实践证实,外科手术为小儿脑瘫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康复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手术治疗只是脑瘫系统康复治疗的一部分,手术后的康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决不能认为手术解决了一切问题,而忽略术前术后康复(尤其是术后康复)。

  痉挛是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其正常的生长生育,长期的痉挛还会导致肌肉挛缩、关节强直、畸形,甚至关节功能的完全丧失。当这类脑瘫儿童接受了正确的外科手术明显缓解了痉挛症状,矫正了髋关节和踝关节的畸形,改善了双下肢的负重力线和肌力平衡,为下肢主要功能-行走能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手术后3天开始可用轻柔的动作按摩脑瘫患儿双下肢,被动活动足趾及踝关节,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术后4―7天被动活动髋、膝、踝关节,同时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练习伸腿、屈腿和翻身,增加关节活动度及为培养良好的姿势控制做准备;术后6周对患儿进行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姿势四项指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

  术后石膏固定6周,可帮助患肢固定于功能位,防止延长肌腱的撕脱,利于伤口的愈合。当手术后6周脑瘫儿童石膏拆除后,加强下肢的肌力训练及正确姿势的保持,建立正确的坐、站、下蹲及爬行、行走的运动模式,防止痉挛复发。脑瘫的特点决定了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注意给予患儿及家长合理的心理疏导,以取得患儿的主动配合。

  我们发现,不少脑瘫患儿存在行走功能障碍,所以在康复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行走训练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恢复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起到极大的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脑瘫患儿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时,切忌急于求成反而影响训练效果。

  临床中我们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患儿家长、甚至部分医务人员急于求成,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导致他们出现了诸如膝反屈、膝屈曲、足内翻或足外翻、脊柱侧弯或后凸等众多畸形,对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使之无法正常行走。这种盲目过早地让患儿练习行走的错误行为,会让异常的姿势和步态伴随孩子更长的时间,为将来的康复增加了难度。

  临床上一些肌张力过高、肌力在3级以下或关节稳定性不强的脑瘫患儿,明明尚未具备行走的基本条件就被人为的提早进行了行走训练,从而导致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一旦这样,患儿将来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的时间会被延长,肌体经受的痛苦更大,而且康复效果还不一定很理想,即使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但对他们的整体功能恢复意义不大。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