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康复之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10-29   编辑:Dr.Eber

   平衡功能与协调功能,对于人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因为患上脑瘫,患儿去了这些正常功能,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有关脑瘫患儿缺失的这两大功能如何去通过训练加强改善。

 
  平衡是指人体不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作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姿势的能力。人体进行正常的活动需要良好的姿势控制,即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要使活动达到平稳、准确、协调,则必须要有良好的协调功能。平衡和协调功能相互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脑瘫患者则会存在平衡障碍,这主要是由于缺少视觉信息输入、前庭功能紊乱、缺乏本体感觉、肢体缺失、瘫痪(如截瘫)、小脑功能失调等。
 
  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平衡训练前,应首先要求他们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或恐惧心理;如果有肌肉痉挛,要先缓解。其次要决定是否需要一面镜子以及以何种体位开始训练为最好。其基本原则是从最稳定的体位开始训练,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
 
  脑瘫儿童进行平衡训练的方法要领是逐渐缩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躯干和四肢运动;从睁眼活动逐步过渡到闭眼活动。应在一个稳定的支撑点上进行训练,要求选择功能位(如坐在床边),确保患儿安全,必要时可给予支持或患儿自己利用上肢支持。
 
  在平衡训练过程中,应鼓励脑瘫患儿头部运动,帮助体重在小范围内转移(如重心从左臀部转移到右臀部),体重从一侧上肢转移到另一侧,旋转躯干,逐渐减少支撑,先活动单侧上肢,然后活动双侧上肢。逐步增加躯干运动的范围、速度和难度。上述训练可让患儿采用舒适的不同体位,如站立位、跪位。
 
  当脑瘫患儿能保持支撑点稳定时,可施加一定的外力。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可从不同的方向轻轻拍打肩胛骨,也可把患儿放在一种不平衡的体位,然后让其自己纠正。在活动的支撑点上训练脑瘫患儿的平衡,如平衡板、抛接球等。
 
  另外研究证实,人类的小脑、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在运动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时,协调动作即会出现障碍,脑瘫患儿就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造成协调功能障碍,所以在康复过程中必须加强协调功能的训练。
 
  虽然脑瘫儿童大脑受到一定损伤,但同样不妨碍其大脑各部分的继续发育,与同龄孩子一样他们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好,只要早期就开始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接受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一样可以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协调是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互配合,平稳、准确和控制良好的运动能力,是完成精细运动技能动作的必要条件。协调功能是指机体在准确完成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应配合、相互和谐的能力。不协调是形容运动紊乱的一般性术语,通常是笨拙、不平衡和不准确的运动。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协调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改善对主动运动的控制能力,恢复协调性和精确性,提高动作质量。协调训练时要考虑患儿的现有功能水平,从个别原动肌或肌群的控制训练开始,逐班发展到多组肌群的协调训练。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