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早期康复不同时期有区别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6-01-13   编辑:Dr.Eber

   研究证实,新生儿黄疸是小儿脑瘫的隐患:一是基于黄疸的病因,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围产期疾病等,既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又可造成贫血、缺氧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这些疾病及病理改变均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继而导致小儿脑瘫。二是基于胆红素脑病,如果身患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核,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导致脑瘫。

 
  总之,对于出生时伴有黄疸的婴儿我们必须引起重够的重视,在临床上尽时采取必要的干扰措施,谨防孩子罹患小儿脑瘫。而对于已经被确诊小儿脑瘫的孩子我们同样不能放弃治疗,早期干预对脑瘫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可以极大的改善他们的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尽可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回归社会。
 
  目前对小儿脑瘫的全面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康复(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训练)、作业疗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并存障碍(如及时控制癫痫发作,矫治视觉、听觉和口面功能障碍,改善和发展认知功能,进行语言训练)的治疗等。
 
  对零至3个月的脑瘫儿可用语言、玩具、图卡、音乐等对婴儿进行视觉、听觉的刺激;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婴儿,同时伴有语言交流;家长可以每天多次用红光手电引导婴儿的注视;听反应差的加强声音刺激;触觉刺激主要采用抚触、捏脊、婴儿体操等。
 
  视、听、触信息刺激不仅是提高智能、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方法,也是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在此期间,要重视对婴儿进行身体翻转及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家长可以扶持婴儿双腿/双臂由仰卧翻到侧卧,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翻成俯卧,左右交替;翻成俯卧后引导肘支撑及头部控制。
 
  对于4至6个月的脑瘫儿可用语言、玩具引导其翻身,家长可以拉住婴儿双臂由仰卧至坐位,训练其头控及独坐能力;扶持坐或独坐弓背较显时可按压双腰眼穴。用小玩具在孩子手、眼前引导其伸手抓。
 
  这样训练可以达到脑瘫儿主动翻身,促独坐、伸手抓物,继续前庭等感统训练,开始良好习惯和情绪的培养并贯彻在以后训练中。
 
  对于7至9个月的脑瘫儿可用语言、玩具引导其进行俯爬。家长帮助婴儿呈俯卧肘支撑位,一前臂稍向前手背向上,固定该手同时按压该侧肩井穴,引发上肢用力;同时或稍后屈对侧下肢,扶足拇指蹬地同时按压该侧涌泉穴,左右交替、刺激俯爬;或是运用推足/推位/俯爬模式促进婴儿学会俯爬。
 
  这样可以让脑瘫儿学会俯爬、膝手爬,开始立位训练,向立位过渡的体位转换,拇它/食指捏小物,咀嚼及发音训练,感统训练增加新项目。
 
  对于10至12个月的脑瘫儿可以进行扶站、靠站、保护下独站;牵手走、扶平行杆走,保护下独走等方面的训练。不能独站、扶走或扶走姿势异常的婴儿要继续上述训练,并加捆站跨步站、捆站踢物等。进行上述训练时,有足内/外翻的患儿还要进行矫正治疗;有膝反张现象的患儿捆站时膝后加垫;坐起椅训练起立时膝内弓的膝间加垫。
 
  而对于处于3岁至6岁这个关键时期的脑瘫儿童,进行功能康复锻时应采取先被动再主动的方法:因开始脑瘫患者肢体痉挛,活动不便,常不能自主支配肢体的关节,此时只能进行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手术解痉后肢体能一定程度自主活动,就应该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主动活动。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