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如何解决?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2-06-28   编辑:Dr.Eber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比例占到全部脑瘫儿的75%左右,这种患者因肌张力过高而表现为运动障碍,如走路呈交叉步、踮脚尖等。同时,痉挛型脑瘫又是所有脑瘫类型中最好医治的一种,只要早期得到正确的手术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患儿完全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痉挛型脑瘫的一些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这种类型的脑瘫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运动障碍,主要都是因为肌张力比较高,因而他们常有活动肢体时感到肌肉比正常人“僵硬”及活动范围较小(常常被限定在患儿身体中间位置)的表现。

  1、因为肌张力高,所以痉挛型脑瘫患儿四肢肌肉都会比较硬,当其站立或行走时就会出现全身性的紧张:双上肢发生屈曲从而很难自如地伸直,而双下肢则常常呈交叉步态,即我们俗称的“剪刀步”。另外,患儿肢体的肌肉因为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紧绷地状态下,所以肌腱很容易短缩,关节挛缩变形,如跟腱短缩形成尖足,所以在行走时脚后跟无法像常人一样着地,从而只能以一种踮起脚尖的状态行走。

  痉挛型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不易伸直、髋关节也是屈曲挛缩不能后伸(患儿不能做向后方踢腿的动作)。痉挛型患去医院就诊时,医生进行检查时也会发现他有肌腱反射亢进,踩痉挛明显等特征,而这种症状就是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

  2、肌张力高同时也造成了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意运动的自发性很小。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患儿的恐惧心理和不安定感很强,害伯摔倒,也害怕突然高声音的刺激。由于家长的原因和患儿自身的条件,他所接触的外界环境和事物都很少,常常被限定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所以对于身体,精神和环境的变化很难适应,固执性很强。有时很简单的道理,却很难被患儿接受。

  3、痉挛型脑瘫患儿根据自身肌张力紧张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轻度痉挛、中度痉挛及重度痉挛三种,其中重度痉挛患儿的肌肉在被动运动时改变的姿势可形象地比喻为“铅管样”和“折刀样”的改变。因为肌张力高的关系,这些患儿几乎都没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其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短缩的现象是最常见的,且他们往往还表现为四肢瘫、双下瘫及偏瘫。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痉挛型小儿脑瘫多会伴有运动障碍,所以这类患儿在得到确诊之后即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早期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家长对患儿的积极训练可以促进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痉挛的肌肉难以和骨骼的生长同步,便会形成各种进行性畸形。

  所以尽早地进行外科干预也是必须的,以避免畸形的发展直至造成过重的残疾,主观与客观因素导致手术时机的延误都将给患儿带来灾难性的结果!目前我们临床上主张痉挛型脑瘫患儿3岁左右应该进行各种方式的解除痉挛手术治疗,矫形外科手术一定要在充分解除痉挛的前提下同时或分期进行,否则,不可避免复发的可能性,长期疗效不佳,使手术失败。同时,会使人们对手术疗效产生怀疑,不愿意接受手术,增加开展工作的难度。

  目前我们提倡运用FSPR术治疗此类患儿:该手术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来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

  另外,FSPR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目前来说是最适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术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手术前要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作出包括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方法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在实施FSPR后也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康复疗效。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沪ICP备16018273号-2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