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检查及时准确才能有效治疗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3-06-20   编辑:Dr.Eber

  正常情况下,1岁(甚至2岁)以内小儿分不出左或右,如果经常只用一只手(即使是右手)去拿东西,常是偏瘫的表现;6个月以上小儿还可以做蒙脸试验:小儿仰卧位,用一条手帕蒙在其面部,正常时他会很快用手将手帕扯掉;按住其一只手,则会用另一只手去拉扯。分别试一下两只手,不会拉扯手帕的一侧属异常。

  如果婴儿面部经常出现做怪样的表情,或吃奶时不容易找准乳头,或常有节律性的吐舌动作,或吸吮、吞咽困难,注意是否为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少数脑性瘫痪的小儿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此型常合并小头围,关节活动范围增大,但膝反射增强,此点可与其他肌病引起的肌张力低下鉴别。

  在询问病史时,如果发现下列情况,则更应警惕:1、早产儿,特别是明显的早产;2、低出生体重儿;3、出生时或新生儿时期有严重缺氧、惊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或其他系统严重疾患者。

  脑瘫瘫痪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将大为改观。如果在临床上发现孩子以上介绍的这些体征,应进一步做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明确诊断。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是脑瘫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脑瘫的正确诊断需要以科学有效的检查方法为前提,但是很多家长对脑瘫的检查方法并不是很了解,而延误了孩子最佳治疗时间。下面的检查方法可供参考:

  1、抓握反射:检查者在小儿下肢方向,叫小儿握检查者两侧拇指。脑瘫患儿抓住拇指不放,抬起上身。正常儿则在上体抬起前放松拇指。

  2、坐位:同龄儿能做到稳稳坐或稍帮助能坐,而脑瘫患儿不稳定和两上肢不随意运动明显。如轻轻推头倒向后方,正常儿则呈弓背取防御姿势,脑瘫患儿则会倒下。

  立位:检查者提两下肢倒悬,放开一手时,正常儿髋、膝关节屈曲下落,而脑瘫患儿为原位。

  俯卧位:正常儿俯卧位呈以上肢支撑身体姿势,头抬起。脑瘫患儿手呈软塌塌的样子。

  3、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者两手持小儿侧头部左右回旋头。如为脑瘫患儿则会出现颜面侧上肢伸展,反对侧上肢屈曲姿势。

  4、踢蹬反射: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以一侧手掌来按压脑瘫患儿膝时,另一侧下肢会做踢蹬运动,而正常儿看不到这种运动。踏步反射:检查者扶小儿两侧腋下保持立位,正常儿时两下肢稍开大,足底着地立。脑瘫患儿则以足尖立,且两下肢一边交叉,像有意识地踏步。

  5、下肢交叉反射:检查者使患儿侧卧。抬起一侧下肢,正常儿可见另侧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脑瘫患儿另侧下肢亦一起抬起。

  6、惊吓反应:检查者使患儿取仰卧位躺下,检查者从头侧稍稍靠近,突然用双手叩敲小儿头左右侧。正常儿闻声上肢或下肢只有瞬间地抖动。而脑瘫患儿上肢和下肢均会抬举,且上肢有短暂地停举。

  小儿脑瘫患者如果能在早期得到康复治疗(平均4.74个月),则大多数能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当然,具体的康复训练方式,则有根据患儿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年龄不同有所差异,所以必须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才能作出相应的选择。

  同时,科学治疗脑瘫还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必须坚持手术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必须坚持康复→FSPR手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康复的原则。换言之,在脑瘫治疗过程中,片面地强调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劳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观的,不讲科学的。

  脑瘫早期康复训练应在患儿被确诊病情之后立即展开,越早越好,如果能在出生6个月内即进行治疗,则效果会很好。这个时期的康复训练应在医院诊断后,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到医院或康复医疗机构进行,也可按照医生指导制定特定的训练方案,在家里做一些功能治疗。治疗效果与病情、智力有关,更重要的是坚持康复训练。

  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脑瘫患儿,则应在2岁半至6岁期间接受各类外科手术,如痉挛型脑瘫患儿施以FSPR术、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施以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手术属于脑瘫二期手术,应在解痉手术之后方能进行,需要施治的是存在明显肢体畸形的患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系统的术后康复,这来不得半点的疏忽。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