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早产儿脑瘫如何预防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2-07-12   编辑:Dr.Eber

  早产儿是脑瘫高危人群,小儿脑瘫是在婴儿出生1个月以内,因某种因素,如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产伤、窒息、感染和严重黄疸等,损害了脑组织而发生的运动障碍。在现代社会,大约半数小儿脑瘫是由早产引起的。有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每100个早产儿中就有约3人为脑瘫患儿,这个发病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一般来说,妊娠的最后3个月是胎儿神经细胞髓鞘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早产儿过早地脱离母体,会使神经系统成熟过程受到阻碍,大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患一些疾病,如呼吸困难、缺氧、脑室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早产儿营养常不充足,也影响脑的发育,这些都容易造成脑瘫。

  另外,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而早产儿出生时几乎都是低体重儿,增加了患病风险。所以,如果家有早产儿的话,父母就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应尽快送医院诊断以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家有早产儿应提前做好预防训练

  通常早产的宝宝出生时的体重低、身高矮,不过,到了2~3岁绝大多数早产宝宝的身体发育都能追赶上正常出生的宝宝。但是早产宝宝的父母也要注意,和正常出生的宝宝相比,早产宝宝出现小儿脑瘫的几率要高很多。因此,在照顾早产宝宝时,父母除了喂养要特殊、细致外,还要关注他的运动机能,做好预防脑瘫的训练,适当地运动训练能让早产宝宝更健康。

  目前的研究实践证实,坚持按摩、运动对早产宝宝的大脑运动机能发育有好处,年龄愈小,脑发育愈快,脑部受损伤后,康复能力也愈强。我们专门研究出一套按摩+运动练习的早期干预法,不仅能帮助早产宝宝更健康地发育,及时地追赶上正常出生的宝宝,还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小儿脑瘫。具体如下:

  抚触按摩和捏脊

  1、面部按摩:两拇指从宝宝下颌部中央向两侧以上按摩、滑动,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用两拇指从额部中央向两侧按摩、滑动。用食指、中指的指腹从前额发迹向脑后按摩、滑动,最后停在耳后。

  2、胸部按摩:两手分别从宝宝胸部的外下方,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在胸部形成一个交叉。也可以用双手在宝宝胸部中线开始进行弧形按摩。

  3、腹部按摩:用两手指腹依次从宝宝右下腹向右上,再向左、左下腹顺时针按揉。

  被动体操

  给6个月以前的宝宝做被动体操,其实就是帮他动动胳膊和腿,每天练习10分钟,不但可以使宝宝的四肢灵活起来,还能促进其运动发育。最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证实,进行被动运动时,新生儿相应的脑区血流量增加,总血红蛋白上升。这种变化对促进宝贝脑的发育和损伤的修复是十分有利的。

  主动运动训练

  其实,每个宝宝都需要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只是对早产宝宝来说需要一定的强度。主要有以下项目:

  1、俯卧位抬头训练早产宝宝从胎龄满40周(从预产期计算)开始,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俯卧在床上,妈妈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宝宝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天4~6次。

  2、可以让宝宝宝俯卧在妈妈胸腹部,妈妈通过和宝宝对视、说话,逗引宝宝抬头。

  3、翻身训练宝宝3~4个月时,妈妈可以用玩具引导他翻身,可以给他以适当帮助,比如轻轻地推他一把,每天至少7~8次。

  4、平衡训练将宝宝仰卧位放置被单上,爸爸和妈妈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天2~4次。有助缓解宝宝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

  5、抓握训练从3~4个月开始,将玩具放在宝宝前方手能够到的地方,诱导他伸手抓物,每天7~8次。

  6、坐位训练5~6个月开始让宝宝坐。先靠着坐,也可让他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坐,逐渐过渡到独坐。每天5~6次,每次5~10分钟。

  7、爬行训练宝宝会翻身后开始练习爬行。让宝宝趴在床上,宝宝前面有大人或玩具逗引,妈妈将宝宝的足底用手顶住,帮助他前爬。开始时宝宝的腹部贴在床面,以后练习用手支撑身体、膝部跪着协调爬行,每天累积爬50~100米。

  8、扶站、扶走和独走从宝宝9~12月开始扶站、扶着走,逐渐过渡到独走。在此期间经常练习蹲下和起立活动。每天4~6次,每次5~10分钟。这是加强宝宝腿部肌肉的训练。

  早产儿有异常表现应提高警惕

  这里所说的异常表现主要指的就是发育异常,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宝宝的运动能力发育表现,这样就能明显地发觉异常宝宝的表现了。正常宝贝的运动能力发育表现为:1)3个月会抬头;2)4-5个月会翻身;3)5-6个月会主动伸手抓物;4)6-7个月会坐;5)8-9个月会爬;脑瘫宝宝不仅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还表现为姿势异常,如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向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因此,早产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妈妈就应当提高警惕。

  75%脑瘫患者为可以治疗的痉挛型

  欧洲脑性瘫痪监测组织(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SCPE)的临床分型原则是:根据患者个体神经肌肉运动功能异常主导表现形式完成脑性瘫痪临床分型原则,这一倡导为当今更多学者和组织推荐,也不主张将混合型纳入临床分型原则,受到广泛支持。

  根据欧洲脑性瘫痪监测组织(SCPE)的临床分型原则脑瘫可分为: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其中痉挛型脑瘫是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到全部脑瘫患者的75%左右。此类患儿常表现为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获四肢瘫痪;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从临床治疗上发现,痉挛型脑瘫与其他类型脑瘫相比也是最好治疗的一种,目前从治疗机理上来讲包括三个步骤:解除痉挛、矫正畸形及康复训练。而FSPR术即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此类脑瘫患者选择的解除痉挛的术式: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决定脊髓神经后根的切除比例,使切除感觉神经的范围和比例更科学更客观。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研究发现,脑瘫患者的肌肉痉挛并非局限于单个肌肉,往往表现为多个肌肉或肌群痉挛,FSPR术就可以达到全面调整肌张力的作用,且可以长期、稳定、有效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推荐阅读:FSPR手术 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首选     

  另外,该手术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具体的手术部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腰部和腰骶的手术疗效基本一致,目前主要选择在腰骶的骨尾,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