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早期症状与系统康复分析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4-07-03   编辑:Dr.Eber

  若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仰卧时双下肢僵直,被动屈曲和外展困难,头颈伸直,肩臂回缩,双臂外展……这些都提示家长应当心孩子是否罹患小儿脑瘫。研究证实,大多数脑瘫婴儿在新生儿期并不出现痉挛的体征,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为多。

  如果出生三个月之后发现孩子两手握拳,拇指紧握在手掌中时,一只手能张开而另一只手则紧握,同时俯卧位时表现为抬头困难,这些都能提示注意脑性瘫痪存在。6个月以内是认识脑性瘫痪最困难的时期,若有迹象,应速找专科医生检查。

  如果7、8个月以后仍发现孩子不会爬,不会坐;到1岁时小儿常用一只手去拿东西,而且表现不对称自主运动,这些都提示有脑瘫表现。这里所说的脑瘫是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时、出生后因感染发生的一种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重者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行为异常。如果我们能早发现、早治疗的话,对脑瘫患者今后的生活自理有极大帮助。

  一般来说,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其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尚未定型,如果能在此时极时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则更容易得到矫正。反之如果拖延了最佳治疗时机,让患儿的这些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长期存在,还会导致继发性的肌挛缩、废用性肌萎缩,进而引起骨骼变形、关节脱臼等畸形,而骨与关节的变形和脱臼又会加重异常的姿势与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这就说明,脑瘫患儿的年龄越大,其康复治疗的难度也越大,也就不更容易见到令人满意的疗效了。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有术前康复与术后康复两种)、外科手术等综合性手段,一般来说,在确诊病情之后就应立即展开各类术前康复训练,包括躯体训练、肢体训练、技术训练、语言训练、功能训练、水疗等。

  在小儿脑瘫患儿中,因为病情导致行走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走路的不在少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对这部分脑瘫患儿进行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以早日恢复其正常步态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正常孩子在1岁左右学习走路,脑瘫小儿2岁、3岁时学走也是符合情理的,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我们应该尽量在患儿三岁之前就展开正规的行走功能康复治疗。

  这种训练就是填补脑瘫患儿以前发育的不足,为以后要做的各种活动打好基础。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平衡反射是人类高级的神经反射,没有此基础的行走也会发生异常,所以在行走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平衡协调功能的训练。同时康复治疗还应该按照脑瘫患儿正常运动的发育规律进行:先抬头、再由翻身到爬行、然后到坐、到站、最后到走,而且每升一个运动台阶都要巩固1至2个月,不可急于求。

  当这样的训练进行到孩子2岁半之后,如果期病情适宜手术,则应尽快采取外科手术进行干预。比如痉挛型脑瘫可以运用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进行治疗,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肌肉张力,使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为运动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手足徐动型脑瘫可以接受CPS术(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全面改善大脑功能,增强智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降低肢体的肌张力(尤其是上肢),有利于口词不清、手足不灵活、行走不稳、流口水等症状的缓解。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