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痉挛型脑瘫步态异常应及时手术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4-09-24   编辑:Dr.Eber

  一般来说,出生时窒息与体重过低的孩子易发痉挛型脑瘫,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脑瘫,其发病率约占到60%~70%之多。专家介绍,剪刀步、踮脚尖就是痉挛型脑瘫最典型的症状。痉挛型脑瘫的病损部位主要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锥体系统,其特点是伸张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肢体活动受限。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表现为肘关节屈曲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握拳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两上肢运动笨拙、僵硬、不协调。而两下肢僵直,内收呈交叉状,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扶站时。两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底不能踩平,走路时呈剪刀样步态。其步幅小,用足尖行走,不能奔跑。

  另外,患儿的痉挛症状常在用力和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由于关节痉挛,自主运动十分困难。偏瘫者为环形步态,因其患侧伸直而难于屈曲,行走时需将骨盆抬高,下肢向外做半圆形旋转动作。概而言之,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表现及早发现痉挛型脑瘫并配合有效治疗。

  有研究表明,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FSPR术)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明显下降,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甘氨酸明显升高,此类氨基酸递质的变化表明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降低。

  这种高级中枢兴奋性的降低可能是下肢痉挛减轻后异常本体感觉传入冲动的减少和主观控制异常肢体活动从大脑皮质传出的冲动减少的双重作用。斜视、流涎、发音障碍和上肢痉挛等症状的产生是高位中枢系统参与或调节的,并无腰骶段低级神经中枢的参与,而FSPR手术治疗小儿脑瘫,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肌张力,而且发现部分患儿语言、斜视、流涎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这说明腰骶段FSPR术对高级中枢产生了影响。

  其原因可能是行腰骶段FSPR术后,由于选择性切断la类纤维,阻断了部分γ-环路的同时,也使向高级中枢上传的冲动减少,同时从大脑皮质传出的患者欲主观控制异常肢体活动的冲动也减少,从而使高级中枢的兴奋性有所下降或重新分配有关。

  总之,痉挛型脑瘫患者由于大脑皮质中上神经元受损伤,失去了对抑制区的始动作用,使易化区相对作用增强,致使其所支配的肢体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下肢出现僵硬状态。在参与肢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神经后根中的la纤维起主要作用,是导致肢体痉挛的“祸根”。因此要有效地治疗痉挛型脑瘫,重在切断la纤维。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