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 偏瘫专题 >

浅析偏瘫分型与治疗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07-22   编辑:Dr.Eber

   偏瘫(同一侧上肢及下肢肌肉瘫痪,有时伴有同侧下面部肌肉及舌肌的瘫痪)又叫半身不遂,多由急性脑血管病及其原发病引起,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瘫者: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痪者: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者: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而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瑞典物理治疗师通过对大量偏瘫病人的观察,注意到偏瘫的治疗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是现代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也是评价偏瘫康复的依据。
 
  第一阶段:即中风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患例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没有主动活动。
 
  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疾病开始恢复,肌张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无随意主动运动。运动形式以基本的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为主。
 
  第三阶段: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达到病程中的极值,共同运动的活动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
 
  第二、三阶段约持续2周。
 
  第四阶段:随着病程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再加强而有所减轻,共同运动模式削弱,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即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此时的主动运动虽然困难,但逐渐开始变得容易。
 
  第五阶段:基本的四肢共同运动失去了优势,可以从事较难的分离运动或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
 
  第四、五阶段相当于后第5周到3个月。
 
  第六阶段: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各关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上述中风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六阶段,实际上反映了运动模式的转换过程,即由打破运动恢复早、中期的异常运动模式,到恢复后期正常运动模式建立的过程。偏瘫的治疗依据这六个阶段循序渐进,相信各位患者在接受到专业治疗后会得到很好的康复。
 
  此外,我们要提醒一点,偏瘫患者在早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软瘫),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60%左右的患者很快出现肌张力增高的表现,甚至逐步出现肌腱、关节的挛缩畸形(硬瘫),从而影响运动的功能。
 
  在临床的康复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偏瘫后的痉挛状态如果能通过药物及手法康复并不能良好的解决,且存在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后的反弹复发的问题。而通过F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过度增高的肌张力、而且不易反弹。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