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 偏瘫专题 >

如何改善偏瘫者运动功能障碍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07-29   编辑:Dr.Eber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脑出血常见的后遗症。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针对于偏瘫患者,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正确体位摆放;翻身训练;床上自我辅助训练;床旁被动训练-包括偏瘫侧上肢、躯干、下肢的训练;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卧坐训练;平衡训练(坐位、站位);步行训练等。
 
  偏瘫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系统规范的锻炼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从脑出血早期康复开始,如果治疗仅着眼于患侧功能的改善,而忽视健侧和全身功能的维持和强化,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许多研究发现,脑出血偏瘫后不仅在患侧,甚至在健侧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废用,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所以康复治疗应从急性期开始,尽早开始双侧肢体的主动训练,早下床,在不引起异常运动反应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便尽可能地减轻废用综合征。
 
  当患者进入脑出血后遗症中后期,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变小,此时加强健侧肢体的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健侧肢体的代偿不仅是要完成日常生活内容,同时还要考虑进行更多的活动,比如外出购物、旅游,甚至于工作等,所以脑出血后功能训练是全身性的。
 
  基于偏瘫的发病机理,因为没有药物能使中枢神经细胞再生,故也不存在后遗症的灵丹妙药。 发生脑卒中后,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中风偏瘫发生后,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生命特征稳定就立即开始,是否强化治疗比普通治疗效果好,仍有争论。中风病人在发病头3个月中,功能改善最大,即使如此,康复医疗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证明中风康复有效的证据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精心设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偏瘫后应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锻炼,康复训练的原则是抑制异常的病理运动模式(如划圈步态),建立及发展正常运动模式;抑制肌痉挛,促进精细、技巧性活动的重现;尽早做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关节孪缩及足下垂外翻。中风病人发病后2年内都是恢复期,此期间均应坚持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生活技巧的训练,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Silin等于1963年首先提出的,用于观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为多数学者接受。它指的是一个人为了独立生活而进行的最基本的,每人每天都必须去做的一系列身体动作或活动,如进食能力、起居移动能力、个人整洁卫生能力、二便控制能力等。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