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 偏瘫专题 >

脑出血后肢体痉挛如何康复治疗?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10-27   编辑:Dr.Eber

   脑出血(神经内科)是指脑实质内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病因是因长期动脉硬化高血压引起某一硬化的动脉破裂所致,少见的有先天性动脉瘤、老年性梭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酶菌性动脉瘤、血液病、胶原病、脑梗塞后,血管炎等原因引起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临床上以内囊区小动脉出血最为常见。

 
  出血性血肿(或血块)可割裂、压迫附近脑组织,破坏或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运动、感觉、记忆、语言、精神活动等)而出现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出血量大时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移位元甚至脑疝。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病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症状表现:
 
  1、中老年、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活动或用力、激动状态下突然起病。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2、数分钟内出现的头痛、呕吐、偏身无力或/和麻木、口角歪斜、讲话不清,嗜睡、烦躁谵妄、甚至不省人事等;
 
  3、起病早期多有血压升高、心率快、呼吸急促,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4、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偶见视乳头水肿;
 
  5、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阳性;
 
  6、基底节区: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出血在左半球者常有不同类型的失语;出血量大或出血靠近丘脑(内侧型或混合型)者常有高热、瞳孔小、昏迷及颞叶勾回疝表现。
 
  7、脑叶出血: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相应的功能损害症状。
 
  8、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即出血侧面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即病源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双眼向患侧凝视;重症者双瞳孔缩小、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瘫痪、高热、中枢性呼吸困难等。
 
  9、小脑出血:多表现头晕、频繁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行走基底部加宽。出血量大者可表现突然昏迷及枕骨大孔疝表现。
 
  10、脑室出血:常无局灶定位体征,表现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者出现昏迷、双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等。
 
  脑血管病分两大类,即出血性脑病和缺血性脑病。脑血栓是缺血性脑病。现在简单介绍下关于脑出血的康复治疗,供患者参考:
 
  1、早期预防全身性合并症
 
  早期预防全身性合并症,早期进行运动疗法,早期促进言语功能康复,早期进行心理治疗等,有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日康复。预防卧床引起的肺炎、褥疮、静脉血栓形成等,定时翻身及改变体位。预计昏迷时间较长的病人,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拍背、雾化吸入、联合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早期促进肺功能康复。
 
  2、早期预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如无上消化道出血应早期进食,促进消化道功能康复。 早期肠内营养可及时缓解应激反应后肠粘膜损伤,改善胃肠粘膜萎缩,恢复消化道自然节律。合理的早期营养治疗可增加患者营养素的摄入,减少或避免机体消耗,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从而增强对疾病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早期促进病人尿、便等自律神经功能康复
 
  定时给患者通便,定时夹导尿管,定时开放,病人清醒后较早拔除导尿管,长期昏迷病人应时常调换导尿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4、早期预防关节强直,进行运动疗法
 
  静息时应将患肢维持于功能位,如肩外展50°、内旋15°、前屈40°,腕适当背伸,用支架或夹板防止足下垂。清醒病人在术后2~3天、昏迷病人在发病1周后开始运动疗法,早期进行患肢的按摩与被动活动,被动活动中幅度要大,动作须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松弛的关节。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h。
 
  运动疗法的主要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防止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全身生理机能衰退。
 
  (2)活跃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肢的废用性萎缩。
 
  (3)可使大脑休眠状态的突触活化,突触发芽、再生,促进大脑功能重组。早期给予运动疗法对肢体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可避免患肢关节挛缩,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5、早期促进言语功能康复
 
  失语、认知障碍、尿便失禁等对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2周内患者的失语症状多不稳定,失语症状的改善,主要由病灶周围“半暗带”内水肿消退或病灶周围低灌注区血流恢复引起,其次是进行言语训练的作用。
 
  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局部脑血流下降,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均有积极作用。高血压脑出血大部分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基底节性失语临床表现是语音障碍,患者说话含糊不清,字音或语调发不准;失语的特点是复述相对好。
 
  根据这个特点,早期言语训练采取:
 
  (1)口形发音训练,先教韵母,后教声母,先学喉音,后学唇音,可令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纸、吹口哨等诱导发音。
 
  (2)手势训练。运用手势作为表达言语交流的方式。
 
  (3)使用交流板训练。选用日常生活图片呈现给患者。反复练习,不厌其烦,循序渐进地锻炼病人语言能力。
 
  脑出血病人早期意识恢复后,除因脑损害而致躯体疾患外,多数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反应,这些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5%。患者突然发病,缺乏心理准备,表现为紧张、恐惧;加之躯体疾病的痛苦和功能障碍,常表现为烦躁、焦虑,后因住院,需人护理,活动不便,自尊心受损,产生抑郁、悲观心理。
 
  早期进行心理治疗,经常接触病人主动进行激励和疏导,设法消除病人自悲心理,同时患者家属应给予病人热情与温暖,协助解决某些经济困难,促进病人心理积极转化。如患者抑郁状态较重,可加用抗抑郁药物等治疗。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康复性治疗之外,对于存在因患侧肌张力过高,导致肌肉严重痉挛,出现肢体痉挛瘫的患者,我们建议在病情稳定时施以FSPR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以切除过高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尽量让患侧肢体恢复功能。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