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儿童步态异常怎么解决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11-05   编辑:Dr.Eber

   小儿脑瘫是一种运动发育迟缓或停滞的疾病,患儿表现为典型的步幅过短、步态异常等,临床最常见的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屈;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为了使脑瘫儿童早日康复,获得生活自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全身康复的原则下,运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但在运动康复过程中家长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比如循序渐进:利用自然因素进行体格锻炼,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各种因素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逐步延长锻炼时间。锻炼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使人体各种器官逐渐对锻炼产生良好适应。
 
  在康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经过持续的锻炼,幼儿大脑皮层建立起有关的联系,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能灵活准确地调节有关的器官,使之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大脑皮层上有关的联系就变成了巩固而复杂的条件反射,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于有这种情况的痉挛型脑瘫,如果适时(在患儿2.5岁至6岁期间)配合FSPR(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又称脑瘫一期手术)及术前术后的康复治疗能加强患儿的重心转移、单腿负重及平衡能力,可明显提高他们的行走控制能力、改善步态。
 
  有研究资料表明,大多数脑瘫患儿在接受FSPR术后,其步幅增宽、髋膝关节运动范围提高以及实现了足跟完全着地;患儿动态平衡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脑瘫患儿要维持长坐姿势必须靠向后倾斜骨盆及躯干极度屈曲以维持平衡防止向后倾倒,而FSPR 术后患儿的头部、躯干平衡及伸髋膝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样就更易达到长坐姿势。
 
  另外,FSPR术可以解除患儿髂腰肌、绳肌等部位的痉挛,使髋膝关节活动度增大、自主控制能力增强,这些都有利于正确坐位的建立及维持。这些研究结果都证实了FSPR术对术后的康复训练有极大的帮助。
 
  而在术后,我们要加强针对抑制挛缩和异常姿势反射方面的康复训练。因为小儿脑瘫痪患者多有不正常的肌肉张力及感觉异常的现象,抑制手法就是操作关键点,可以使其有正常的感觉输入,并使这些输入传出的正确神经路径,获得正确的动作形式。
 
  因为俯卧抬腿动作能力提高是髋膝关节伸展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下蹲站立动作能力提高是膝伸展和踝屈伸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的结果。所以在手术解除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肢体痉挛及降低肌张力后,加强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强肌力、肌群协调及整体控制力。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