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脑瘫系统诊断科学治疗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2-11-16   编辑:Dr.Eber

  脑瘫虽然不是致命病,但是,患儿如果将来生活不能自理,则对家庭、对社会、对本人都是沉重的负担。因为大脑损伤的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及不同程度,患儿会出现各不相同的临床症状。而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则对病情的好转有着极大的帮助。目前临床上除了强调脑瘫的早期诊断之外,也要重视诊断的系统性。

  现在临床上所用的脑瘫系统诊断方法主要从患儿的立位、坐位、俯卧位、惊吓反应、踏步反射、踢蹬反射、抓握反射、下肢交叉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这九个方面进行。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1、立位:检查者提两下肢倒悬,放开一手时,正常儿髋、膝关节屈曲下落,而脑瘫患儿为原位。

  2、坐位:专家表示,同龄儿能做到稳稳坐或稍帮助能坐,而脑瘫患儿不稳定和两上肢不随意运动明显。如轻轻推头倒向后方,正常儿则呈弓背取防御姿势,脑瘫患儿则会“叭哒”倒下。

  3、俯卧位:小儿脑瘫该如何进行早期诊断?专家称,正常儿俯卧位呈以上肢支撑身体姿势,头抬起。脑瘫患儿手呈软塌塌的样子。

  4、惊吓反应:检查者使患儿取仰卧位躺下,检查者从头侧稍稍靠近,突然用双手叩敲患儿头左右侧。正常儿闻声上肢或下肢只有瞬间地抖动。而脑瘫患儿上肢和下肢均会抬举,且上肢有短暂地停举。

  5、踏步反射:检查者扶患儿两侧腋下保持立位,正常儿时两下肢稍开大,足底着地立。脑瘫患儿则以足尖立,且两下肢一边交叉,像有意识地踏步。

  6、踢蹬反射:患儿仰卧位,检查者以一侧手掌来按压脑瘫患儿膝时,另一侧下肢会做踢蹬运动,而正常儿看不到这种运动。

  7、抓握反射:检查者在患儿下肢方向,叫患儿握检查者两侧拇指。脑瘫患儿抓住拇指不放,抬起上身。正常儿则在上体抬起前放松拇指。

  8、下肢交叉反射:检查者使患儿侧卧。抬起一侧下肢,正常儿可见另侧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脑瘫患儿另侧下肢亦一起抬起。

  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者两手持患儿侧头部左右回旋头。如为脑瘫患儿则会出现颜面侧上肢伸展,反对侧上肢屈曲姿势。

  在系统诊断的基础上,我们强调脑瘫应早日开展科学治疗,包括手术与康复两大部分。

  对于1岁之前就已经得到早期确诊的脑瘫患儿,可以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加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康复训练这样的康复治疗途径,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复训练时应着重于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发育,以预防肢体的挛缩和畸形,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在康复训练坚持到一定阶段时则需要配合手术治疗,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要降低其过高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必须在2.5岁至6岁期间,依靠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来达到,主要目的就是为改善功能创造条件。

  >>>推荐阅读<<<脑瘫FSPR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又称脑瘫一期手术,是在脊髓神经刺激仪、肌电图仪监测下,高度选择性切断la纤维,消除肌肉的传入冲动,减轻肌肉痉挛,已成为解除脑瘫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FSPR术

  如果脑瘫患儿在术前具有一定功能(即具有独立行走和下蹲起立功能),肌力接近于正常的患者,其术后的功能改善较为满意。对于术后仍不能独立行走能力的患者,因肌张力和痉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原有症状行到明显的缓解,对于患儿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家长护理量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最后要提醒一句,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之前,应该让患儿去医院进行彻底的检查,充分掌握患儿病情的基本情况,如果发现患儿的某个关节出现脱臼现象或其它不适于康复治疗的病变,不要冒然施行这些康复训练动作,以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