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99

合理降低痉挛型脑瘫过高肌张力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4-05-04   编辑:Dr.Eber

  痉挛型脑瘫是为最常见的一类脑瘫,其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瘫患者的60%-70%。我们发现伸张反射亢进是其一大特征,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具体来说,痉挛型脑瘫患者上肢常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中;而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屈。

  当痉挛型脑瘫患者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或低头。坐位开始时,头向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时下肢呈 "W" 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

  肌张力是人类肌肉所保持紧张状态的程度,它可以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及运动性肌张力等。而在脑瘫治疗过程中要降低患儿过高的肌张力,有助于改变一些异常状况。但是这种降低肌张力必须有个度的把握,并不是一味地降低。

  我们在治疗肌张力过高、肌肉痉挛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时常常要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降低其过高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状况,以帮助消除踮脚尖或剪刀步的异常表现。但是,我们又应认识到,肌张力增高对于脑瘫患儿的运动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有的脑瘫均存在一对主要矛盾:肌力降低,肌张力增加。如果一味降低肌张力,将会使肌力低的表现更加突出。如某些手术和某些注射疗法,会使肌张力降低,但孩子的肌力也明显的降低,出现所谓的"面条腿",患儿的运动能力反到不如从前。这就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强调降低肌张力应有度的原因。

  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我们认为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案应是康复训练-外科手术-矫形治疗-康复训练,首先在孩子病情一经确诊之后即展开术前康复训练;之后在患儿2.5岁至6岁期间进行FSPR术(即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治疗(该术式是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决定脊髓神经后根的切除比例,使切除感觉神经的范围和比例更科学更客观,科学合理的降低患者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当然,术后康复不能忽视,否则就将全功尽弃。尤其是针对痉挛型脑瘫而言,在FSPR手术之后即应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康复,在对每个患儿功能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患儿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康复重点目标以及重点康复治疗项目(包括康复器械、物理治疗项目及重要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脑瘫患儿得到科学有效的全面康复治疗。

  在此我们还要重审脑瘫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因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熟分化,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功能,最后形成各种功能的转移化。大脑在3岁以前发育最快。而近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理论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越在发育早期其可塑性则越大,早期康复可使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儿更广泛接触外界,同时又促进了患儿智力的开发,十分有利于以后的发育成长。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